浏览次数:616 信息来源: 办公室发布时间:2022-11-28 10:23 |
2022年11月25日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教育局局长 郭永飞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工作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加强宣传,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界首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完善教育发展专题会议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阜阳市各项工作部署,明确部门职责,研究解决有关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服务保障问题7个,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保障,逐步形成政府依法治教,教育队伍依法执教的常态长效机制。
(二)加大学习力度。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要求,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和学习。把《教师法》纳入市政府常务会议学习计划和相关单位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教师法》。
(三)丰富宣传形式。通过市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市群众开展《教师法》法规宣传。开展法律讲座,对《教师法》的各项条规进行专业解读。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教师法》,通过法治进校园、“小手拉大手”等形式,促进教师做到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关于“强化措施,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深化师德建设。扎实有效开展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活动,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督查,把好教师队伍师德关,着力打造一支品德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绩效工资发放行为的通知》,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并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健全师德师风考核与评议机制,完善教职工违规违纪信息库,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当年的职称评聘、年度考核、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今年以来,有20人因违反办学行为被处理。
(二)注重教师培训。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科学安排教师参加培训,为教师学习进修提供支持和帮助。多渠道搭建教师培训平台,建立市内外教师培训基地,委托高等院校作为教师培训基地,通过集中培训、参观考察、跟岗实习、送陪上门、网络研修等形式,增强培训的时效性。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作为学校评优和校长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着力在新任教师的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知识结构、施教方式上下功夫,打造五级教研模式,优化教育理念,培养优秀的年轻教师。2022年集中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400人次,远程培训教师5505人次,其中45岁以下教师占比90%以上,农村学校教师占比85%以上。
(三)抓好思政工作。突出思政工作位置,“四化四重”构建中小学“大思政”育人格局。落实校长带头上思政课。开展微思政课评选活动,推动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举办2022年界首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集中培训,并利用教研活动、课题申报、专家讲座、优秀思政课例评选等方式,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训。推荐界首第七中学、界首实验幼儿园申报安徽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候选学校。界首中学一名教师荣获安徽省思政新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
三、关于“加强统筹,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学校布局,将东城、西城、颍南三个办事处辖区学校转为市直学校,撤并不足50人的村小11所。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拨付经费48万元用于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走教,2022年教师平行交流27名、校长平行交流13名。优质课二等奖以上进城14人,同时对阜阳科技工程学校调配教师20人,教师资源得到有效盘活。
(二)科学补充教师。合理制定教师招录计划,今年以来,事业单位省招教师14名,引进高层次人才28名,外县引进14名,乡村定向教师86名,公开招聘合同制幼儿教师95名,界首市第五中学恢复办学,教师队伍进一步充实,城区高中物理、政治、地理学科教师和农村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三)强化编制管理。按照新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测算2022年各校教职工编制4907名,尽最大力度保障中小学教育用编。通过盘活全市事业单位编制,调配学前教育编制28名,一定程度上缓解学前教育编制不足问题。
四、关于“综合施策,进一步保障教师各项待遇”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
(一)保障教师人身安全。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找准薄弱环节,消除安全隐患,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开展涉教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12个,并已限期整改到位。
(二)保障教师政治地位。每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优秀教师代表担任,充分保障了教师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行使民主监督的政治权力。
(三)保障教师福利待遇。自2015年起,为农村教师分别发放200元至500元的工作补贴,累计发放补贴金额5000多万元。2020年,在原标准基础上又增加了200元的补贴。2019年起,对6所偏远学校教师按照人均每月600元给予生活补助,仅此一项,全市年补助金额450万元。特殊教育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纳入每年财政预算。
(四)积极培树标杆典型。推选阜阳市级先进48名、界首市级先进140名、界首教育局先进204名,评选学科带头人39名、骨干教师140名,评选界首市“教坛新星”543名,推荐阜阳市“教坛新星”候选人85名,以先进典型为引领,营造创先争优、崇尚师德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市政府将更加主动地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继续按照《教师法》规定,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