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气预报: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 审议意见
关于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审议意见
浏览次数:961   信息来源: 办公室发布时间:2022-08-19 15:01

市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8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的要求,经济运行创先争优,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城乡建设稳步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同时,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恢复上行的基础尚不稳固,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工作中还存在营商环境不够优化、实体经济转型较慢、重大项目支撑不强、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民生领域短板较多等问题。为此,会议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主攻工业不动摇,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强化“双招双引”,优化产业链生态,培育和壮大“两新”产业,高质量抓好科创平台建设,高标准推动高新区PPP项目建设,完善提升园区环保等配套设施,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积极贯彻落实减污降碳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理念,坚持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方向,主动探寻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加快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步伐,全面深化与长三角苏州(昆山)、合肥(蜀山)等地对接合作。深入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持续完善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鲜明的“亩均论英雄”政策导向,整合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坚持生产和生活并重,推动产城融合,围绕吸引人才、留住员工,不断丰富园区职工生活业态,逐步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推动三产提质增效。

  二、破解要素制约瓶颈,谋划开展项目“百日会战”。坚持抓项目稳经济、优环境促发展,围绕国家、省市稳经济增长一揽子政策,科学谋划项目,重点在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交通、水利、“县城城镇化”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成熟度高、带动性强的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从国家、省、阜阳市大盘子中争得份额,拉动经济增长,推动新型城镇化。对标长三角一体化,全面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改革创新,着力破解规划、土地、资金、环保等制约因素,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开工、投产。开展项目“百日会战”,巩固星期六“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商”机制,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要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力度,高度关注专项债项目的进度和质效,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应有效益。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宜居乐业的基本版城市。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立足百年界首、留足发展空间,完善城乡建设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坚守品质慢城理念,持续推进东城提升、西城更新,持续抓好颍南新区、铁北片区建设,在扩大城区面积的同时完善片区产业集群和配套功能,使人口与产业、资源与环境优化组合,让乐居界首充满质感。坚持“建管结合、以养带管”的养城理念,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调动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不断提升网格化、智能化、人性化管理水平。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美丽乡村PPP项目实施,逐步提升乡镇整体形象。有条不紊的推动以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振兴,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积极推广托管服务,建强农村产业发展平台,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龙头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将“界之首品”打造成为全省知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做好“20+10”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暖民心”行动工作方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积极做好稳就业工作,多渠道开发公益岗位,持续开展“三公里”就业圈试点,做好零就业家庭和困难人群兜底保障。推进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管好用好专项债项目资金,年底前建成一批医院、学校。加强教育、医疗队伍建设,强化与长三角合作交流,逐步提升教育、医疗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教育、卫生提升行动带来的新变化。统筹推进市乡村三级公共文体服务网络建设,加强传统美德和文明新风教育,实现基层基本公共文体服务全覆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筑牢夯实村(居)前沿阵地,不断巩固“党带群建、十户联治”社区治理新格局。

  请市人民政府对以上审议意见认真研究处理,并将研究处理情况由办事机构送交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征求意见后,于2022年10月18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书面报告。

  

界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2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