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411 信息来源: 任寨乡人大发布时间:2022-08-10 10:46 |
“这块地从我记事儿起,这么多年年年淹,多亏了俺们的好代表曹自民,这次疏通了排水管道,庄稼再也不会淹了。”界首市任寨乡苗湖行政村翟庄自然村村民张艳指着村南地说道。这句话也表达了翟庄和小曹村群众的心声。
任寨乡翟庄自然村村南有五百多亩土地,因地势低洼,远离河道,导致每年夏秋雨季来临,庄稼常常受淹,收成减产,群众有怨言。当内涝发生后,村干部忙着联系挖掘机,临时挖掘排水的沟渠,虽然能暂时排出积水,但也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临时挖掘排水沟渠不仅会破坏群众的一部分庄稼,毁坏了路面,而且修复道路的机械费、人工费、青苗破坏补偿费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况且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排水问题,群众意见很大。
今年4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号召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开展“聚民意,惠民生”活动以来,界首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倡议人大代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群众诉求,每人每月至少提出一条意见建议,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今年麦收之后,任寨乡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积极开展开展“聚民意,惠民生”活动,乡人大代表曹自民将搜集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上报乡人大主席团,并建议把地、塘、沟、渠科学的联系到一起,打通三条路面,埋设下涵管,解决因地势低洼、庄稼遭受水灾的问题。
这条建议得到了任寨乡政府的高度重视,认为曹自民的建议切实可行,即安排调研组实地察看,进村入户与群众座谈,研究排水路线,和群众一起商量解决办法,研究制定排涝方案。随后,乡政府及时下拨农田水利资金两万元,并对苗湖村大田地排涝修建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
在施工的过程中,得到了翟庄和小曹村的群众大力支持,大家纷纷义务出工出力,参与治理工作,仅仅用了5天时间,就建好了0.4公里的排水沟,提高了多年来五百多亩低洼地的排水能力,周边老百姓的心也顺了。
“我作为一名基层的人大代表,当代表就要为群众做点事儿,做点实事儿。”曹自民平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魏涛、连玛利)